瑶山深处的读书声
The Blackboard Deep into The Great Yao Mountains
科恩的“双向度人”
《双向度的人:复杂社会权力与象征的人类学》1974
科恩认为,无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,都有无穷无尽的象征符号行为存在。不少社会学家、文化人类学家总将现代社会看成是迥然不同于原始社会的,认为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、靠契约和规范来维持的社会。而原始社会和非工业社会则是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、靠风俗习惯或“象征符号”来维持的社会。科恩反对这种看法,他指出,在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、宗教信仰、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大量与以往社会一样的“象征行为”;人们的生活就像是演戏,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符号。
按照科恩的观点,文化人类学研究社会结构主要关注四种制度,即经济制度、政治制度、亲属制度和宗教仪式制度;这四种制度可归纳为两的类:权力关系与象征符号关系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,经济与政治是难以分开的,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或政治权力关系。亲属和宗教所采取的行为是一种象征符号行为。不过,在传统社会中,亲属制度往往可形成一个社会中政治组织的基础,而宗教仪式也可表达和整合政治上的组合关系。
现代社会中个人之所以需要象征行为,是因为象征符号可以帮助发展自我和解决人类生存的古老问题……生与死、善与恶、苦与乐等。现代社会中的自我要扮演多种角色,当多种角色相互协调或不矛盾时,自我的发展是顺利的。然而,实际生活中,多种角色常常是相互抵触或不协调的,这时,自我就会出现问题。这样,人们就会去寻求没有功利色彩的象征性活动,如宗教等的帮助来解决无法解释的问题。因此,人就生活在象征与权力的双向度中,成为具有二重性的人。总而言之,人是使用象征符号的动物,人也是政治的动物。科恩将“权力”界定为所有的社会关系,而“政治”则是指争取、分配和维持这些权力的过程。象征行为和权力关系存在于人的社会活动中。
版权©2001,袁同凯保留版权
上次修改时间 Saturday 2001-06-02 10:03 PM